每日热闻!平等对话,养出自律孩子

来源:东方资讯 发布时间:2023-06-20 09:34:52


【资料图】

现在的孩子被家长们打趣称为“神兽”:上蹿下跳一刻不闲、辅导作业斗智斗勇。于是,家长的耐心渐渐被消磨殆尽,不自觉地动用棍棒教育。但孩子行为不妥或犯错,靠打一顿来解决的教育方式并不妥当。

多循循善诱,

少棍棒教育

孔子曰:“鞭扑之子,不从父教;刑戮之民,不从君之政。言疾之难行。”意思是说,被鞭打过的孩子,内心不会再听从父亲的训诫与教导;受到刑训惩罚的百姓,也不会再真心地顺从君主的政令。教育是一件需要耐心引导、循循善诱的事情,如果操之过急,动用鞭笞反而适得其反。孩子本身就处于一个慢慢成长与学习的过程,从无到有地接受与理解课本的知识、社会规范等,遇事教而不得就打骂发泄怒火,有时不仅不能纠正孩子的错误,反倒弄巧成拙让孩子恐惧父母、厌恶学习,或走向叛逆之路、关闭内心等,这也就是“疾之难行”。

揠苗助长使不得

我们都深知揠苗助长的道理,孩子由于年龄原因,接受能力与思考问题的深度有限,强迫加快孩子认知世界与事物的速度的做法并不是所谓的“赢在起跑线”上,反倒有将成年人的压力与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的风险。

暴力养不出自律孩子

犯下严重错误时,惩戒是必要的,这是为了让孩子牢记为人做事的底线不得触碰,否则就需承担严厉后果。不过,日常教育中,还应对孩子多保持耐心,相比棍棒苛责,合情合理的劝说有时会发挥巨大能量。劝说的方式,不是居高临下地“说一顿”,而是平等地“谈一谈”。比如,看到孩子随地乱扔玩具、拒绝收纳,家长不妨主动进入孩子设定的“玩具商店”场景,告诉孩子如果你的“商店”太乱是没有顾客来光顾的。倘若如此,孩子会十分乐意摆好玩具,邀请妈妈来参观自己的商店。打一顿与耐心的对话也许都会让孩子“听话”,但平等对话可以培养孩子主动思考、积极做事的能力,暴力可能只会养出一个听话但不会自己想问题的孩子。

儿童变为成人是个漫长的过程,家长要放平心态,理解并允许孩子犯错误,毕竟成年人的世界也经常错误不断。棍棒教育似乎能很好地发泄父母对孩子犯错的怒火,甚至有时也能简单快速地震慑住孩子,但打一顿只是粗暴地告诉孩子这件事的结果是错误的,并没有让孩子了解自己走向这个坏结果的过程中是哪一步出了错,无法明确地反思引起坏结果的“因”为何,会导致孩子做事畏手畏脚或再次犯错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西洋饰品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